五年留學規劃,幫助孩子圓夢世界名校!
前言
3/7日晚,李校長在面向未來的教育群里做了以“留學世界名校的五年路線圖”為主題的第二期講座,從如何做好留學規劃,為孩子升入世界名校做好充分準備的角度做專業和深度的分析。以下是李校長講座完整文字精華,值得大家反復閱讀和學習。
Part 1 以終為始做五年規劃
1、我們對孩子有怎樣的期待
世界名校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可以理解為眾多家庭最期盼達成的升學目標。當我們制定長線的升學規劃,需要用“以終為始”的方式去考慮。
各位家長朋友不妨自問幾個問題:
當孩子升入大學,進入學業的最后一站——我希望孩子站在怎樣的起點之上?
我希望孩子擁有怎樣的大學生活?
我希望孩子在大學以后開啟怎樣的職業生涯?
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哪些優良的品質、擁有哪些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我的分享并不側重于介紹具體做法、基本常識,而是側重于傳遞生涯規劃的理念,和引領孩子發現自我和超于自我的信念。
當我們談論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對于外在的發展結果——大家的標準是趨同的,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學業優異、身體健康、職業理想、最終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對于內在的品格塑造,各位家長的標準各不相同,呈現很強的個人色彩;對于未來生涯的規劃,很多家長則會覺得無從下手。
今天,我們將規劃的范圍收窄,聚焦于大學升學的目標,為那些希望孩子能升入世界級大學的家庭提供一些長期建議。
2、海外名校升學的一些變化
目前統計到的2020秋季、世界頂尖大學本科錄取的數據,呈現兩個明顯特點:
第一,國內民辦學校的錄取數量首次超過公辦學校;
第二,海外高中的中國學生錄取數量進一步超過國內高中的學生。
4月1日以后可以看到完整數據,我預計這兩個結論還是成立。
Part 2 淺談三種類型的中學
3、大眾化的選擇:公立學校
談到升入大學以前的規劃,首先要談中學的選擇。針對準留學生家庭,我把中學分為“大眾化選擇、過渡性選擇和理想化選擇”三種類型。
其中大眾化選擇就是本地公立中學普通班——這是眾多家庭的主要選項。國內有些公立學校有著很高的辦學水平和不錯的世界名校升學成果——比如北師大附中、北大附中、復旦附中、南京外國語等等。然而,普通公立中學的準留學生群體普遍面臨三大挑戰:
第一、學習低效,學習內容偏應試;
第二、缺乏課外活動機會;
第三、缺少可支配時間。
整體而言,公立中學里的“出國黨”很容易被邊緣化。
對應的,公立中學里的“出國黨”有兩個大概率的選擇:高二上學期會考以后脫產一年準備留學;高中階段自學為主、學校為輔。
無數學生的總結告訴我們,中高考和出國是無法兼顧的。有些家長強力要求孩子兼顧,其結果大概率會是雙線受挫。
4、過渡性的選擇:國際部、新民辦、海外校
過渡性的選擇包括公立學校國際部——有些公立學校國際部有很好的升學成績,很好的師資;但是國內大部分、鄭州絕大部分國際部的學生面臨如下挑戰:
第一、課程普遍缺乏適應性,部分沒有體系,部分生搬硬套體系;
第二、整體師資水平堪憂;
第三、管理內耗:大部分國際部由某些教育公司和學校合作舉辦,兩方目標節奏不統一為日常管理很多挑戰,影響學生的培養。
單就鄭州地區國際部學生而言,他們普遍會做出兩個選擇:
1、參加較多的課外英語培訓、選擇校外的升學顧問;
2、不定期脫產,實現個性化的學習,避免在校內一刀切課堂上浪費時間。
過渡性的選擇也包括那些近些年涌現的民辦國際化學校。我想強調的是,學校需要遵循“教育規律”來構建體系、磨合師資團隊、完善教學內容。
總之,新舉辦的國際化學校都需要漫長的培育期——盡管,在民辦學校投資和上市過熱的今天,大多數民辦國際學校的投資人不一定會這么思考和行動。
過渡性的選擇還包括海外中學——今天,去國外讀中學的學生數量已經達到數萬人、甚至超過在國內就讀國際學校的人數,這是很多家庭重點考慮的選項。
之所以把海外中學也歸納到過渡性選擇里面,是因為我認為從更加長遠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孩子最理想的選擇是后面我會講到的“國內的世界級學校”。
5、理想的選擇:國內的世界級學校
按照“世界級學校”這個標準——我認為有一些國內學校更接近這個水準:比如上海平和雙語學校,上海包玉剛學校,江蘇常熟的UWC(世界聯合學院)。
我對世界級的評價方式是,外看學校的教育框架,內看校園的教育行為。以世界聯合學院為例,它在全球擁有18所院校,培養過來自180多個國家的60,000多名學生。其使命是通過教育,聯合不同的國家、民族和文化,從而促進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
UWC采用IB的大框架,同時還有一顆圍繞體驗式學習的教育內核——其學生有大量機會根據興趣愛好組織活動,與同學一起互動合作、完成項目,擴充自己的視野并提升實踐與認知的能力。常熟UWC的申請競爭力也是世界級的——我幾年前曾實地和創校校長華曉航交流。有把握打動UWC招生官的孩子并不多見。
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校走向世界級水平,但是,在目前這一代孩子的求學生涯期間,國內稀缺的“世界級”學校將保持著“超世界級”的錄取難度。整體而言,“理想的選擇”距離我們很遙遠。
6、選擇海外中學的四條標準
教育的理想很豐滿,選校的現實很骨感。
據我所知,上海的很多小朋友從2歲就開始為進入幾所頂級的國際學校做準備。2018年有新聞爆料,上海某所“頂級國際學校升學率”很高的幼兒園要求報名的家庭提供6位家長的詳細簡歷,包括學歷和職務等信息——以方便完成篩選和錄??;
去年,上海有家號稱專門輔導幼兒園小朋友參加頂尖國際面試的機構,開放報名的那天讓家長排隊占滿了10幾層樓的樓梯。今天,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國內選校之路崎嶇且艱難,出國讀中學之路反而顯得更加靠譜。
對于如何評價和選擇海外中學,我在這里提供四條標準:
一、師資的國際化背景和學術水平;
二、管理國際學生的經驗水平;
三、校園文化多元化水平;
四、周邊社區多元化水平。
后兩條標準尤其不能被忽視:在校園文化足夠多元化的學校,才能看到來自俄羅斯、韓國、德國、加拿大、中國等世界各地的學生,雖然有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以及文化背景,但是能很好地互相包容和友好相處。
在足夠多元化的社區里,周邊城鎮和學校有更好的鏈接,有優質的寄宿家庭和國際化的生活氛圍,有跨越文化和種族的社交活動——這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Part 3 生涯探索與五年規劃
7、五年規劃里的生涯探索
留學世界名校,為什么需要提前五年開始準備呢?晚一些開始行不行呢?
高三不行,開學即申請,一切都來不及準備;
高二不行,僅僅完成標化的備考和考試都來不及;
高一不行,高中一旦確定就極大地限制了規劃的空間;
初三不行,來不及了解和選擇高中,來不及為申請海外高中做準備;
初二不行,來不及完成出國讀高中必須的語言學習;
初一行不行?從初一開始正好——所以我才說要留學世界名校,聰明家庭都會做一個五年以上的規劃。
如何規劃這一部分,我講兩根交織在一起的線索:第一條叫做生涯探索線,第二條叫做課外活動線。
過去十三時間里,我逐漸總結出來這PTS這個模型,這是楷勵為學生做生涯規劃的理論依據,也是我們帶領學生做各種課外活動的方法依據。
楷勵指導學生規劃“生涯探索線”:
首先從熱情開始、發現孩子的熱情所在;
然后聚焦天賦,激發孩子的才干;
最后落腳優勢,強化孩子的優勢。
最終,每個孩子的時間表都是獨一無二的。
8、五年規劃里的課外活動
課內的規劃基本是由學生高中的校歷和課程表決定的,課外的規劃則有一些重點總結如下:
7年級的重點是參加英語思維課程學習,參加校外活動。
英語思維課程引導學生為英語學習設定高于校內要求的目標、培養自驅和主動學習的習慣、建立聽說讀寫綜合提升的標準,以匹配未來的標化考試和學業要求;
參加校外活動,主要包含社區服務等社會工作以及職業體驗和行業概覽等生涯探索活動,擴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熱情。
8年級的重點是參加訪校和夏令營,完成高中的調研和選校;
9年級的重點是參加夏校、參加合適的競賽或科研項目;
10年級的重點是參加標化考試備考課程,獲得理想的標化考試成績;
11年級的重點是完成申請準備和大學調研,參加學科的拓展學習(AP課程、科研項目等);
12年級開學,大學的申請就同步啟動了——所以12年級也安排并不包含在五年規劃里。
Part 4 一些補充的建議
美國第一代移民方莉博士寫的《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介紹了很多父母值得參考的育兒做法;
英國的教育大家肯尼羅賓遜寫的《讓天賦自由》,可以很好地解釋楷勵PTS生涯探索體系里的“天賦”;
美國教授卡拉貝爾寫的《被選中的》,通過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百年的錄取故事講透了世界級大學的選才體系。
Part 5 問題答疑
Q1:感謝李校長分享,辛苦了!剛剛認真聽完了,我兒子跟你家女兒一樣四年級。我想問,如果按照您講的五年規劃,出去上7年級或者8年級,我們現在是否就需要準備小托?;蛘遱sat?7年級是否就有必要去夏校?
一些拔尖的海外中學對申請7年級或者8年級的學生的要求小托福和SSAT的成績,或者托福、ISEE、iTEP等標準化考試的成績。需要在申請季開啟之前考出對應的成績、以免影響申請遞交。少量學校會公布申請者的最低分數要求,但是一般都沒有錄取分數標準。
在分數以外,面試的表現往往更重要。我們在訪校期間遇到一位8年級的中國學生,他已經考出了110+的托福分數,專程飛到美國參訪學校并參加面試——但是面試結束以后,他并沒有當場獲得錄取,而是被告知要等校長完成后續的評估。
英語應用能力比標準化成績更重要。建議學生注重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再根據申請需要來準備考試和參加考試。
7年級有必要參加夏校。前提是語言能力要達到夏校學習的要求。有些海外中學的夏校有悠久的傳統和豐富的安排——楷勵學生參加過英國、加拿大、美國一些非常棒的夏校項目,比如英國米爾菲爾德的夏季課程就為學生提供世界級的運動場館和高水平的指導。
Q2: 孩子現在小學英語是特色,也有外教課,平時也上的有一對一的外語課。我們已經考了小學階段的的托福,劍橋的KET也考過了,目前正在準備PET。因為還是想去美國,所以想考一考美國的標化考試。你們現在的英語思維課程可以介紹一下嗎?
這是一位很棒的媽媽,為孩子做了個性化的英語學習安排。劍橋英語等級考試最近幾年在一線城市大受歡迎,基本每場考試的考位都會在開放的當天被“搶光”。建議PET考試結束以后,可以關注一下托??荚嚨臉藴屎鸵?,未來準備充分的時候參加托??荚?。
楷勵有一套KES——楷勵英語能力等級標準,對應著KET——楷勵英語能力等級測評。KES包括從K1到K7總共7個級別,其中前三個級別的學生適合參加楷勵的英語思維課程。
英語思維初級課程由外籍教師教授,以語言的輸入為主,注重培養學生辨音聽懂的能力,注重在英文原版閱讀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詞匯量和語法基礎。
英語思維高級課程由中教教授,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培養,通過精細化的復述、轉述、縮寫、仿寫練習,在輸入-輸出-提升的正向循環中輔導學生穩步提升語言能力。為后續的標準化考試以及海外學習都打下牢固的基礎。
Q3: 如果不出國念高中,北京上海去不了的話,您覺得鄭州上高中(如外語中學國際部、省實驗國際部)按照您的5年規劃,對申請名校是否會有很大影響?
影響很大。錄取數據最能說明問題。雖然也會產生名校錄取,但是在培養效率、提升成效以及家庭滿意度方面鄭州地區的國際部都是明顯落后的。大量案例比較告訴我,公立國際部整體培養的效率明顯更低。
目前,鄭州地區公立學校國際部的學生絕大部分都依賴長期的校外語言培訓和校外的留學咨詢服務。